EBSD在中国

Sophie Yan, Applications Engineer, EDAX

EBSD在中国,这真是一个宏大的话题,好似笔者还没有这种资格去评判去总结EBSD在中国的现状;但作为一个EBSD的从业者,貌似我又可以说说一二感受。十多年前当我在做微结构相关研究时还不知道EBSD,当时我在上海,环境也不算封闭了,所以这应该算是当时EBSD在中国的一个侧影吧……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如今的遍地开花,几乎成为高校测试平台的标配,经历的仅仅只是十多年的时间。

笔者作为应用,几年内游走于各种科研机构,工厂,碰到过不同的用户,有非常前沿的研究牛人们,更多的是初初入手的新新菜鸟学生,关注点可能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对EBSD热切的期许。教授们关心软件有否有某些功能,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如果没有,能否加上;更多人往往最关心如何顺畅的把软件用起来。比如,我被问的最多的问题是,EBSD能做什么?然后我就开始安利,看到对面的眼睛一点一点的亮起来。当然,期望过高的情况经常出现,比如,涉及到应力应变分析,经常被问能否测得应力值;这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EBSD作为一个间接的表征工具,能反应材料的应变趋势,但测应力值,貌似超出范围……

虽说经常做的工作看起来仍然是推广啊介绍啊培训啊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显得不是很振奋,不过当我将时间范围拉长,看到一个新手慢慢成长,渐渐熟悉这项技术并作出他自己的成果,我作为协助者也与有荣焉。而且,与我本人关心这项技术本身不同,他们更关心的是EBSD在研究或者工作中的用处,往往带给我一些新鲜的视角。当然,我也渐渐关注一些单纯技术之外关于培训者的方面,比如如何降低使用者对EBSD这门技术的恐惧,要知道身为材料学学生的我一向畏惧晶体学;如何使使用者保持兴趣,提醒他们保持一定的使用频度以防遗忘;当然,现在社交媒体的出现有极大的帮助,因为当问题得到快速的解决,其难度似乎感觉有所降低,有效的交流和通讯对于技术的传播起到了极为正面的作用。

但是仍然会常常感到挫败。事实上目前中国的硬件在国际上都已经极为出色,但是研究水平却相去甚远。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两者在平均水平上有着不小的差距。用着极为先进的仪器却做不出好结果,令人极为痛心。传统,使用习惯,思维定势,各种因素都有影响。我曾就这个问题问过多人,有趣的是,局外人往往给出更为乐观的回答。几年前一位澳洲学者就告诉我,要从长远来看,十年之后会有非常巨大的变化。大概是量变引起质变的某种表述。希望他是对的,我这种焦虑不过是因为身在局中。

同时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的EBSD使用正处于急剧增长当中。可能真的能带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未来。